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保持快速增长******
中新网武汉2月3日电 (梁婷 陈俊 孔祥鹏)记者3日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2022年,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保持快速增长。全省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11698.43亿元,占GDP比重达21.77%,增速10.1%,增速高于GDP增速5.8个百分点,为“稳增长”大局作出贡献。
湖北将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作为重中之重,通过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以技术突破引领发展突围。
湖北省科技厅支持五大突破性产业创新发展,组织高分辨率柔性OLED喷印制造技术与显示屏开发、流域性水风光多能互补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等5项省级重大科技项目,支持4000万元。同时,围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需求,组织实施轻量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北斗卫星物联网智能监测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工业互联网超5G网络关键设备研发及应用示范等一批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和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该省广泛开展“春晓行动”,从政策分类指导、涉税精细帮扶、专利加速审查、金融精准服务等方面,推进企业服务常态化、长效化和制度化。联合湖北省政府国资委召开省属国有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政策宣讲会,深入重点企业就申报新要求开展专题调研辅导,组织专家赴黄冈、孝感等地产业园区开展专题辅导。全年共完成五批共计8716家高新技术企业推荐报备工作,较上年增加2083家,同比增长31.4%。2022年,湖北高新技术企业预计突破20000家,同比增长37.3%。
2023年,湖北将集中力量实施高企提质增量工程和五大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技术创新行动,力争保持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以上增速,发挥“稳增长”主力军作用。(完)
国家文创实验区“云园区”建设正式启动******
本报讯(记者李琤)1月9日,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发展论坛在京举办。本次活动以“科技赋能文化创新 文化赋能城市发展”为主题,围绕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主题,聚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规划建设,探讨数字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与实践探索,深入推进文化产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论坛上,国家文创实验区“云园区”(以下简称“云园区”)建设正式启动。“这是文创实验区在文化产业数字化及文化产业服务数字化创新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我们希望建设一个文化产业要素聚集、服务链条路径创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的‘云园区’,构建全方位数字服务体系,将其打造成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中文化产业数据管理服务体系的‘样板工程’。”国家文创实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云园区”蓝图将打造“一个云服务中心+N个数字服务模块”数字化治理模式,其中“一个云服务中心”即以实验区“云园区”平台为统一官方入口,搭建一站式服务门户;“N个数字服务模块”包括文化政策服务、文化金融服务、文化版权服务、数字园区推介、创新创业支持、文化人才交流、产业协同发展、文化大数据应用、云网资源及企业权益等模块。“云园区”由国家文创实验区牵头谋划,以“聚集文化产业发展要素、打通多元服务链路、全服务场景数字化应用”为建设根本,以“精准匹配文化产业供需资源、高效提升文化产业数字服务生态价值、建立真实可信的文化产业数据流通环境”为核心,依托基于“连接+算力+能力”的新型信息服务体系下的高速网络、智能云与边缘计算模式,通过大数据、物联网、VR/AR等技术以及元宇宙等展现方式,推动“云园区”与实体园区及各类文化场景、服务场景的深度融合。同时通过高速率的网络资源、高可靠的云服务资源、融合多样的园区应用,助力文创企业数智化转型,加速推进数字服务与线下服务的协同发展。“云园区”主要服务政府、园区、企业和白领四类群体端口,其中重点聚焦对国家文创实验区内文化企业的服务。
未来,“云园区”将引导百家文化专业服务机构、千个线下文化公共空间、万家驻区文化企业在“云端”集聚,推动文化企业要素“云端”汇集、公共政策服务触手可得、线下文化空间一键预约、文化企业协同智能精准、数字文化发展提质增效,探索智慧文创园区建设的新模式、产业集群效应拓展延伸的新方式、公共管理服务的新范式。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